发布日期:2024-09-03 08:03 点击次数:75
鲁迅最有意思的两首诗,都是借用古人的诗这个坛子,装入新酒。第一首我前面跟大家一起欣赏过了,就是《替豆萁伸冤》,当时影响很大。后来郭沫若也写了一首类似的词,结果是画虎不成反类犬,遭到不少人痛骂。
今天跟大家欣赏他的一首被称为有杂文力道的诗,诗题直接就是《剥崔颢黄鹤楼诗》,全诗如下:
阔人已骑文化去,此地空余文化城。文化一去不复返,古城千载冷清清。专车队队前门站,晦气重重大学生。日薄榆关何处抗,烟花场上没人惊。
阔人,让我们想起了先生的《阿Q自传》来,阿Q精神胜利法用的溜熟,张口就来“我们先前比你阔多啦,你是什么东西”。这里鲁迅不是用富人,官人,而是用阔人,让人脑子里立马现出脑满肠肥的阔人模样。
阔人们骑着文化走了,文化怎么骑?这里的文化是指故宫的文物,说的是故宫文物南迁一事。故宫文物为何要南迁呢,因为当时日本对于我国的挑衅不断升级,侵占山海关,锋芒直指古都北平,也就是现在的北京。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只是迟早的问题了。鉴于这种严峻的形势,当时的国民政府,决定将故宫文物南迁。
这是1933年,这年2月,故宫博物院、颐和园等单位的19755箱文物,在荷枪实弹的士兵保护下,分5批南迁。“阔人已骑文化去”说的就是这件事情。文物南迁了,文物单位也就是空壳了,所以,“此地空余文化城”。古都,文化城是迁不了,不“空余”也得“空余”。
文化一去不复返,这里写出了鲁迅先生对于这批文物的担心。从清王朝到北洋军阀再到国民政府,鲁迅是一眼到底,都是烂泥不上墙。所以,鲁迅对于这批南迁的文物是否会真的安全了,是不放心的。所以说它们一去不复返。“文化”都走了,留下冷冷清清的古城。何止是冷清清,先生更担心被外族占去。而实际上,后来还是沦陷了。
专车队队前门站,晦气重重大学生。专车,就是运送文物的车辆,文物很多,车辆自燃也就很多,一队队停在文物单位门前,装载文物。这一句很好理解。那么,为何又说“晦气重重大学生”呢?因为当时国民政府除了文物南迁外,还有一个命令,就是所有北平高校的大学生是不准离开的,必须正常上课。
从默默无闻到一夜成名,再到饱受争议,马苏的人生轨迹仿佛一部跌宕起伏的戏剧。
在日本人虎视眈眈的情况下,大学生留在北平上课,自然是随时都有危险的,岂不是晦气重重?鲁迅先生对于当时的中国政府,总是想到最坏处。
日薄榆关何处抗,烟花场上没人惊。榆关,当时已经丢失了,还有何处在抵抗日本人的侵略呢?阔人们是有地方去的,“烟花场上”,还是一样的歌舞升平,没有人会对榆关的失守担心。
这首诗已经不仅仅是讽刺了,直接就是匕首,上阵杀敌了。关于这首诗,后来看到一些文章说,鲁迅是自打脸了,而且打得很厉害,因为这批文物完好无损,并没有被“阔人们”卖掉,也没有被中饱私囊。所以有人以此指责鲁迅。
鲁迅先生1936年就去世了,自然是没看到这批文物真的被保护下来。难道文物完好无损,就是鲁迅先生被打脸了?这是典型的只看到结果没看到过程。
鲁迅先生的担心其实并非多余,当时的政府是什么事都能做得出来的,有没有卖掉文物的意思,谁也不知道。鲁迅的诗,起到了打防疫的效果。先生并不是只写了这首诗,在其他文章里,都提到了这批文物。
正因为鲁迅和文化界的进步人士,对于这批文物的特别关注,并不断建议和保护措施,像宋庆龄等人都一直在呼吁,当局才不敢肆意妄为,被逼着做了一件对得起后人的事,这批文物才得以完好地保存下来。
所以,鲁迅这首诗,并非自我打脸,不是没有用处,而是起到了号召文化界起来保护这批文物的作用。
大家对于鲁迅这首诗有何看法?欢迎留言讨论期货配资有哪些平台。
阔人鲁迅故宫国民政府文物发布于:天津市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Powered by 国内炒股配资平台_今日股票开盘详情_在线股票杠杆申请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